当前位置首页海灵格介绍文章精选
周鼎文老师新浪博客文章
   
幸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当我们得到自己不期而遇的幸福时,通常会经验到某种导致焦虑的威胁感。这是因为在心底深处,我们相信幸福是生命的禁忌,或者将引起旁人的妒羡。这将使幸福成为某种诅咒,也因此伴随着罪恶或焦虑的感受但真诚地心怀感谢,将减轻这样的焦虑。接受幸福需要谦卑及勇气。

平衡

  当罪恶感及清白感的交流具体化后,就成为行动上的付出与接受。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潜存着调节平衡的需求。一旦达到平衡,关系就可能结束或开始另一阶段的施与受的平衡。

  在平衡尚未达成前,延续流动是不可能的。当我们行走时,如果我们坚持不愿打破现有的平衡,那我们将站在原地不动。当人失衡时就会跌倒,只有不断冒着失衡的风险,打破现有的平衡,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在人们的经验中,责任代表罪恶感,期待代表清白感,而行动就是交流的过程。透过这个过程,我们相互帮助、滋养着彼此的发展,并且保持良性互动。这样的罪恶感和清白感就成为一股正向的力量。透过这股力量,我们经验到秩序感和控制感,我们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和谐。


受伤与失落

  在施与受的过程中,罪恶与清白也以一种负向的形式呈现,像是在犯罪中,加害人是接受者而受害人是给予者。这同样也适用于一方在对方毫无抵抗的状况下,对另—方做出未经允许的行为,或是某人的获得建立在他人的痛苦或是付出的代价上。

  在此,加害人及受害人双方亦需重新建立施与受的平衡;受害人有伸张正义的权利,而加害人有补偿的责任。然而,在这样的状况中,若受害人欲以“以牙还牙”的方式得到补偿,两者的地位将交换过来,而造成另一次施与受的不平衡。为此,加害人除了赎罪之外,也必须承认受害人的犯行。

  只有当受害人与加害人双方互相伤害,造成彼此等量的损失与痛苦,他们才能再次感到平衡只有在这样的状况下,平静及和解才有可能发生,而他们可以再次为彼此付出使对方受益,或者当损失太过巨大时,才能够平静地同意互相让步。以下是一个例子。

解决之钥

  一个人告诉他的朋友,他曾为了陪同自己的父母外出度假,在二十年前新婚时离开妻子长达六个星期,妻子至今仍为此愤愤不平。二十年来,他所有的道歉和解释都无法得到妻子的谅解。

  朋友告诉他:“告诉她,她可以对你提出要求,或者对你做某件事使你也身受同样的痛苦。”这个人怒然开朗。他找到了解开难题的钥匙。

  有些人可能质疑,在关系中难道只有清白的一方变得自私或是以牙还牙,双方才能够和解吗?然而,根据一句古老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透过检视结果,我们才能够真正判断什么是自私的行为,什么是增强关系平衡的行为。

 

 

欢迎关注海灵格学校最新课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