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
1.当孩子看到父母吵架、分开时会无比难过,所以很多孩子暗地在心里想着“以后我一定不要跟父母一样。”但很奇怪,虽然头脑这样告诉自己,可是为了不要和父母一样,他会很认真观察父母的行为,当他观察得越仔细,脑袋就记得越清楚,等到以后有自己的伴侣时,有意无意间,他便做出与父母亲相同的行为。
2.孩子的深层心理会出现什么呢?孩子在心里会隐藏地说:“都是我不好,我要背负起父母分开的责任。”此时孩子会出现千奇百怪的行为或发生一些事,例如与父母冲突、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无法集中、不想学习、跟同学打架、做出危险的举动,或让自己生奇怪的病等等,目的是想让父母和好......
3.就算夫妻分开了,两人仍要让孩子知道:“所有大人间的事都是大人的事,与你们无关。你的爸爸永远是你的爸爸,如果你爱他、你像他,或者你想要找他,我都同意。”这时候,孩子内在的渴望都能达成而非分裂。
4.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是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5.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同一国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6.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它们像心灵的食物,若是得不到,会令人感到空虚沮丧。
7.例如,妈妈常说爸爸不好,不认同爸爸,孩子为了能和爸爸连接,会采取强烈的方式,也及时和爸爸做相同的事或发生相同的事。但因为这不被妈妈允许,所以孩子表米表面上会听妈妈,然而私底下会像爸爸,甚至在潜意识里跟随着爸爸的命运而不自知。
8.当夫妻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定他/她身为父母的身份,孩子就会和被排除的一方做出相同的行为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当你越不尊重对方,孩子就会越像他/她。
9.请写下孩子像先生/太太的三个优点,不要说对方没有优点,那是我们不愿意去想、去看。再令人讨厌的人也有其优点,试试看吧!
10.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11.孩子就像家庭的镜子,我们要怎么教育、引导和支持他们成长呢?首先,要尊重另一半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并允许孩子和他/她连接:“如果你像你爸爸,我会很高兴。“如果你像你妈妈,我会很高兴。”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
12.光称赞孩子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习真心称赞孩子身上像对方的优点,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着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
13.当父母一方或双方想离开家或死去时,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以逃家、重病、发生意外危险等方式反映,严重者甚至会死亡,因为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幻想着“我替你们走,这样你就可以留下来”或是“我会跟着你一起走,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
14.当父亲的位置缺席时,儿子很容易发生成瘾行为,例如沉迷于电玩、抽烟、喝酒、吸毒;女儿这很容易发生早熟、暴食或厌食症、对成年男子有兴趣、期待有人保护。
15.根据我的观察,在孩子所学习与反映的关系信息中,影响最大的来源一者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者是家族系统的关系。
16.父母的深层心理状态往往隐而不显,那么孩子的深层心理状态是透过什么学习到的呢?孩子的深层心理反映出的是深层潜意识的信息,而这些深层潜意识的信息如同马汀布伯所说的“潜意识的信息是在个体之间”,也就是在“关系”里,换言之,孩子真正学习与反映的不是表面的话语或行为,而是深层的“关系”信息。
17.我认为“模仿”是孩子透过表面信息学到一些基本行为的方式,然而父母的深层心理状态会更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深层心理。
18.孩子就像家庭的一面镜子,会真实反映出家中的情况,其中最直接反映出的是父母的“身教”,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及如何互动,所以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19.当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依赖、易结交坏朋友时,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双重标准、夫妻关系分裂、在家中缺乏归属感。
20.当孩子出现迷失的行为,例如不想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抵触情绪时,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间夫妻关系的失衡或模糊。
21.儿子要抗拒被感召进入父母关系的诱惑,也就是要对妈妈说:“亲爱的妈妈,我只是你的儿子,我无法取代爸爸照顾你。我爱你,但我也爱爸爸,现在我要回到儿子的位置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女儿的身上。
22.当儿子卷入父母的关系时,就形成了一种三角关系,做儿子的跟母亲太过亲近后,变成母亲的精神外遇,妈妈在不知不觉中诱导儿子站到爸爸的位置上。
23.孩子是家庭的镜子,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表面的行为,还要去了解这些行为的背后是在为这个家说什么。
关于夫妻、伴侣、两性关系
1.那么,我们要如何达到两性之间流动的平衡呢?从无数个案经验中,我们观察到两性平衡的秘密:正向回报,加一点;负向回报,减一点。
2.两性之间到底如何平衡呢?中国的太极图早有清楚得说明,阴阳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曲线,不是一条平等的直线,而且阴中有一点阳、阳中有一点阴,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有阳性,也有阴性。因此,阴阳两性互动关键不是僵化的平等,而是流动的平衡。
3.平衡是大自然运作的法则,也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会对对方好,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也不会想对他好。因此当失衡发生时,这种特性在两性的相处上更是明显。极力想要朝向一个新的平衡,这种特性在两性的相处上更是明显。
4.假如你想弥补你的作为,你可以暗地的做点好事,而不需要任何告解,这或许能使事情得以解决,远比一开始就坦诚告白导致一场大曝光而来得好多了。而且,当我请求对方原谅时,等于把解决所应负的责任再次推给对方。
5.当有婚外情的人感到愧疚并对外坦诚其行为,此时伴侣将被迫承担起后果的影响,因为这是把后果推给别人的方式,也是以一种公开的方式伤害关系,因为隐私是必须被保护的。
6.伴侣要在一起,必须能真正看到并尊重对方如是的样子,同时也要觉察自己内在深层的状态,而这是对所有伴侣最大的挑战。俗语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请记得我说:“睁一只眼看着对方,闭一只眼看着自己。”最重要的是带着爱凝视着对方,那么,你将有机会看到一个女人或男人。
7.如果伴侣间要求对方必须扮演母亲的角色,这会对伴侣关系造成极度威胁,因为这种失序会让对方无法在以平衡的伴侣关系互动,最后只能选择离开;或者她/他同意在家里当母亲,却在外面找另一个人成为他/她真正可以平衡互动的伴侣关系。
8.从伴侣的系统排列个案中,我们观察到:有些伴侣在对方发生另外的关系时,会感觉到仿佛被离弃,或经验到一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觉失去对方就像失去生命一样。这是一种孩子式的无助反应,犹如被母亲离弃一样,不管这个人的年龄多大,他的内在对伴侣的依赖仍是孩子的形式。
9.在一段关系中,如果被伤害的人没有回报回去,而是让自己过得更糟糕,这等于加重对方的伤害,不给对方回头的机会,她的深层心理是这样的:“我比较优越,我不报复你,但你对我的伤害永远都没办法消失。”
10.专注而深入的伴侣关系,不是理所当然,那是心灵成长达到成熟程度的奖赏。此时彼此就像一扇门,透过对方我们连接上生命的本质。
11.平衡法则例如两性之间要如何平衡呢?当对方对我们好,我们回报时要多加一点。同样地,对负面的对待,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回报回去,那就是回报时要减少一点点,亦即要“带着一点爱”回报。因此,平衡法则不是粉饰表面的太平,而是要帮助关系更能真实互动的基础。
12.我们可以从整体法则与序位法则观察到,只有当前面的伴侣关系能够被尊重与接受,后面的伴侣才能成功地发展,如此一来,这些前任伴侣价值会被肯定,彼此通常能和解与平静地分手。
13.自己与对方都需要尊重双方家族如实的样貌。
14.给予与接受的互动要平衡。
15.尊重两性差异的事实,尊重这些差异性具有同等价值,同时也接受自己作为男人与女人的特质,爱才能出于这种尊重而得以成长。
16.爱的性结合——甚至有时只是单纯的性交——会使伴侣间产生连接。每一个连接的序位都必须被承认,每一任伴侣的位置都必须被尊重。
17.男女之间所要求的是:男人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要她,女人是因为“他是一个男人”而要他。如果为的是其他的理由,比如说同情或想拯救对方,他们的连接无法完全发展。
18.系统排列观察到有个隐藏的规律在关系的背后运作,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那就是关系法则。他不仅影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同样也影响非血缘关系的亲密关系,无论是有心或无意,伴侣间会发生问题通常是违反关系法则所致的。
19.最好的报复就是让自己过得更好,以这种方式才可能带来内心的和解。
20.我们可以领悟到爱如果没有智慧,将无法成熟成长;两性间若没有学到如何平衡互动,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21.孩子是夫妻爱的结晶,当一对伴侣将他们爱的结晶摧毁时,就像把伴侣关系切断一样,会造成双方连接的断裂。只有当双方愿意共同承担这件事情时,彼此的关系才有可能重新开始。
22.伴侣该如何面对堕胎的孩子,首先,夫妻要共同面对,夫妻所有责任。第二,彼此交换对堕胎的感受,把难过说出来。第三,为他们多做一些善事,共同在心里给孩子一个位置。
23.一个孩子会降临在我们身上,那是非常难得的缘分,那些孩子的死不应该白费,我们要从孩子付出的代价学到重要的功课,我们要让未来的生活过的更加美好,这样才是对这些死去的孩子最大的尊重。
24.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连接,如果夫妻尊重彼此的家族,你们的家族就会变成支持的力量,这段婚姻才会感到是受祝福的。
25.家族,可以是牵绊的力量,也可以是支持的力量,端赖我们是否领悟爱的法则。
26.因此,只有在双方寻找的是平等对待的伴侣而不是母亲的情况下,伴侣关系才能成功运作。伴侣要在一起,必须能真正看到并尊重对方如是的样子,同时也要觉察自己内在深层的状态,而这是对所有伴侣最大的挑战。
27.所以无论是男是女,如果伴侣间要求对方必须扮演母亲的角色,这会对伴侣关系造成极度威胁,因为这种失序会让对方无法再以平衡的伴侣关系互动,最后只能选择离开;或者他/她同意在家里当母亲,却在外面找另外个人成为他/她真正可以平衡互动的伴侣。
28.有些伴侣在对方发生另外的关系时.会感到仿佛被离弃,或经验到一种濒临死亡的恐惧,感觉失去对方就像失去性命一样。这是一种孩子式的无助反应,犹如被母亲离弃一样,不管这个人的年龄多大,他/她的内在对伴侣的依赖仍是孩子的形式,因为成年人会知道这件事关乎伴侣离开或留下,但无关乎生死。
29.发生婚外情时,若无辜的一方不努力用爱把对方争取回来,而是用蛮横霸道或骚扰纠缠的方式,这样能让另一方回头吗?还是会造成人回心不回的状况?更严重的是用伤害自己或自杀等极端手段报复,内疚的一方不但永远回不来,甚至还会将伤害延续到下一代,如此整个家庭的人内心都无法和解、无法得到平安。
关于与父母的关系
1.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孩子想要有幸福的婚姻就会遭遇挑战。当然这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该如何突破这个挑战呢?这需要足够的勇气和智慧,第一,孩子要尊重父母的互动方式,并有勇气退回到孩子的序位,因为当他太靠近父母时,无意识里便容易卷入父母之前的问题。
2.孩子要打破以为借口重复与父母发生相同的事就可以保持跟父母连接的迷思,是以身为孩子的我们要下定决心,即使父母不幸福,我们也要让自己幸福。这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很不容易,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背叛了父母,会感到罪恶感,害怕自己好像会脱离父母,但其实不然,这反倒是孩子感谢父母的最佳方式。
3.对孩子来说,他们误以为和父母发生相同的事,就可以维持与父母的连接,却没有觉察到这种爱的方式会让父母的不幸不断重复,从他们这一代重复到下一代。
4.如果父母是对立的,那么孩子内在的冲突就更大了,因为一半的他要对爸爸忠诚、另一半的他要对妈妈忠诚,他的内在会因此产生极大的分裂与对抗,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出自于孩子对父母的爱,但这种爱是盲目的爱,是不成熟的爱。
5.当孩子看到父母吵架、分开时会无比难过,所以很多孩子暗地在心里想着“以后我一定不要跟父母一样”。但很奇怪的,虽然头脑这样告诉自己,可是为了不要和父母一样,他会很认真观察父母的行为,当他观察得越仔细,脑袋就记得越清楚,等到以后有自己的伴侣时,有意无意间,他便做出与父母亲相同的行为。
6.真正的幸福是从尊重父母如是的样子而来,希望父母变成另外样子的孩子是无法真正快乐的,所以有些人永远保持在抱怨或做梦而长不大的状态。
7.我们不但要报答父母,看到父母已经给我们丰富的一切时,更要在心中尊重父母的序位。这么做,我们的内心会充满幸福,因为能知道自己幸福的人,才能真正幸福;能报答父母恩惠的人,心中才能真正平安!
8.当我们没有在心里给父母位置时,心就会变得空虚;当我们批评或否定父母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生命的源头,让自己变得好像比父母更大、拥有更高的位置一样,而这些都违背了家庭“序位法则”。
9.当我们要求那些过去没有得到的爱,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没有得到的爱上,我们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贫瘠,因为我们忽略了我们所拥有的,此时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创造了一个黑洞,不但把自己的幸福削弱,连身边人的幸福感与快乐感,也会被这个黑洞所侵蚀。
10.的确,有时有些孩子没办法从父母身上获得太多的爱和照顾,但是孩子总会从其他人的身上得到,比如从祖父母、外公外婆、亲戚或其他照顾者,否者我们早就不在这里了。因此,事实是我们已经得到“足够的”了。
11.假使孩子没有看到这个生命是如此珍贵,眼里只看到那些没有得到的部分,认为父母做得不够、应该做得更好的话,孩子会陷入失望和无法满足的状态,这个状态会影响一辈子,让我们越来越贫乏、失落,最后走向失败。
12.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可以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父母能给我们的最好礼物。他们已经为生命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事情,让生命传承到这个世界上。如果父母给我们更多的照顾,这些是额外给我们的。
13.比如家庭系统是由父母与孩子所形成的,当父母吵架时,若母亲受到委屈,对父亲感到愤怒,但她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把愤怒压抑下来,此时孩子会莫名地对父亲感到愤怒,即使他没有亲眼看到他们吵架,因为孩子承担了母亲的愤怒,因此对父亲不尊重,甚至不想上学。这就是系统。
14.当我们得到“生命”这份礼物时,虽然它的珍贵性让我们难以回报,但是,如果可以在心中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我们会感受到自己身处在这个生命之流里,感受到一种完整与平静,同时也让我们回到自己的轨道上,明了接下来该怎么做。
15.我们的妈妈也许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如果对妈妈期待太多,或要求妈妈变成另外的样子,我们就没有办法看见生命的真相,也就是只有透过这个妈妈,我们才能得到这个生命;如果换成别的妈妈,我们就不再是现在的自己了。因此,接受生命事实的真相,跟妈妈和解,事实上也是跟自己和解....
16.当父母有过错时,我们应小心规劝,但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当父母不听劝告时,我们要等待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告,就算有时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或者即便遭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地继续规劝。
17.如果有人在行为上不尊重父母,代表他已违背了序位法则;但最令人难以觉察的是在无意识里违背序位法则,而且这些违背的人常都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爱,殊不知这种爱是走入歧途的爱,是失序的爱,以至于自己不知不觉站在更高的位置对待父母,认为自己的爱才是对的。
关于家族关系
1.换句话说,家族系统成员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信息场域,构成了家族的集体潜意识。
2.系统排列观察到有个隐藏的规律在关系的背后运作,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那就是关系法则。他不仅影响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同样也影响非血缘关系的亲密关系,无论是有心或无意,伴侣间会发生问题通常是违反关系法则所致的。
3.整体法则要求着:只要是属于这个家族系统的一份子,都有归属于这个系统的权力,在这个系统里永远都有一个“位置”。这个法则影响深远,却常常被人忽略,我们常因为某个家人发生意外,例如夭折、自杀等等,而无意识地把他/她遗忘或排除,仿佛他/她在这个家不再存在一般。
4.因为整体系统的力量包容所有成员,不容许有成员被排除,而且这些信息会存在于家族的集体潜意识,促使系统里的其他成员去填补这个被排除者的位置,如此一来,这个人便会重复被排除者的命运悲剧,他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莫名的情绪、行为或疾病,甚至是死亡。
5.对家族而言,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即是序位法则:每个人在这个家都要按照其长幼辈分的“顺序”被尊重,每个人都要回归属于自己的“位置”。不管我们是否有意,当一个家违反序位法则时,这种失序将带给这个家痛苦与失败的教训,直到我们有所领悟、回归序位为止。
6.序位法则的特色是,它可以透过系统排列的的操作模式,让每个人以“看得见、体会得到”的方式,将错位失序所带来的后果明显呈现出来,把遵循序位伦理的好处具象化地呈现。因为不管人们重视或忽略它的影响,序位法则都是从不间断地在运作。
7.例如家庭发生意外悲剧时。比如说有个小男孩车祸丧生,但孩子的父亲因为害怕其他孩子也发生相同的事,便把车祸丧生的孩子的所有相片藏了起来,不让其他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有这个哥哥;但隐瞒事实的代价是后来出生的孩子竟然也有发生车祸的危险,这让父亲十分害怕。
8.一旦家庭不愿承认事实的原貌,想用一些奇怪的方式逃避、忽略或否认时,这件事就会成为家中的一件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像黑洞般牵绊着这一家人。相反地,若我们能承认事实,反而会带来解脱与疗愈的力量,为解决之道打开一扇可能之门。
9.尊重与承认事实的原貌也包含“尊重每个人在系统里的身份事实”,而且“把它说出来”是一种重要的承认方式,例如孩子对父亲说:“你是我的爸爸,我是你的儿子。你是长辈,我是晚辈。
10.我们往往无意识地因为某个人的行为而否定他的身份事实,最常见的是一对夫妻吵架或离异时,一方很容易无意识地否认对方,例如对孩子说:“你爸爸对这个家不负责任,他没有资格当你的爸爸。”或是“你的妈妈是个坏女人,她不要你了,跟别人跑了。”
11.那么违背流动法则又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意味着生命力没有往前流动,而是往后推溯,比如因为要照顾原生家庭而无法拥有自己的家庭,或疏于照顾现在的家庭,或无法将生命传给下一代;一直怀念或紧抓着过去的事,无法看到眼前的关系,无法将生命力全然投注到当下。
12.流动法则强调生命力要向前流动,让过去成为过去,全然地活到当下,以及在家族里生命能代代相传,因为事实上,家族关系所传递的信息也是一种爱的信息,透过生命的传承将爱跨越世代传下俩。我们身上都流着前人的血,透过世代传递,前人走过的许多生命经验与智慧能够成为我们最佳的智慧宝藏。
13.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如何爱。如果我们想让生活更顺利成功、家人关系更和谐、与父母亲的关系更好,就要遵守序位法则,回到自己的序位来爱。这种遵循序位法则的爱,就是最符合大自然生命的爱,同时也是我们要学习的爱。
14.“序位法则”是最重要的关系法则之一,它指的是在家族系统里,每个人按照进入这个家的时间,有个专属于自己“先后顺序”的位置。
15.如果我们可以全然悼念失去亲人的悲伤,也就是让哀悼过程完整,这不但是健康的,而且它将带给我们生命往前的全新力量。
16.当我们结婚后,就要以现在的家庭优先;但这不表示和原生家庭切断,而是“我现在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家,如果你们需要我,我会做对的事。”这样才是生命传承的正确序位。
17.当家族所有的人都能回归序位、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时,家族将不再是纠葛牵绊的阻力,反而能成为我们背后坚强的助力。
18.身心的症状是一种信息,反映出我们的系统哪里“失衡”了,以及家族里有何“未竟之事”或“被排除的人”。生理机能会借由生病让我们有所觉察,因此身体出现这些征兆和症状时,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19.家族的秘密,有时不是我们的身份能干涉的,任何不敬的刺探都是一种冒犯,唯有带着谦卑,这些秘密才会友善地对待我们。
20.然而这种弥补是无意识的行为,最常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负向的倾向,也就是让自己失败或让自己不快乐,仿佛借此告诉死去的手足:“我也过得不好,所以我不必再为此感到罪恶,我们现在扯平了。”但很可惜,这种弥补的方式并没有帮助,反而更加侮辱了死去的兄弟姐妹。
21.如果手足不幸过世——即使是难产或还很小就夭折——活着的兄弟姐妹会在无意识里有罪恶感,认为自己得到的比他们多、爸妈照顾自己比较多,但照顾他们比较少,于是自然地想去平衡,想弥补些什么。
关于系统排列
1.平衡是大自然运作的法则,也是人类天生的本能。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会对对方好,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也不会想对他好。因此当失衡发生时,这种特性在两性的相处上更是明显。极力想要朝向一个新的平衡,这种特性在两性的相处上更是明显。
2. 1、你是否跟某个人还有怨恨或亏欠、还有未解决的事?——当我问这个问题时,谁浮现在你心里?2、你是否在你正确的家庭序位上?——你清楚地知道家族里的每一个人吗?3、你现在能觉察到你的心是否平安吗?——你觉察到了什么?
3.我们要体悟世代传递的法则,认知到所有过去的世代都都会影响我们,也要知道所有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未竟之事,都会影响到下一代,这会让我们变得更有觉知,这种觉知不但帮助我们尊重家族过去的命运,从中得到学习与力量,并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让生命力不再逆流而是继续向前流动。
4. “尊重与承认事实的原貌”代表我们与生命连接,代表我们能面对、融入当下世界种种的一切,按照事实如是的样子承认它。而事实是最好的老师,它带给我们得以成长的最大力量,因此在家庭、生活、工作上想采取最适当的行动时,系统里相关的人都要能面对事实,尊重与承认事实的原貌。
5.序位法则的特色是,它可以透过系统排列的的操作模式,让每个人以“看得见、体会得到”的方式,将错位失序所带来的后果明显呈现出来,把遵循序位伦理的好处具象化地呈现。因为不管人们重视或忽略它的影响,序位法则都是从不间断地在运作......
6.因为整体系统的力量包容所有成员,不容许有成员被排除,而且这些信息会存在于家族的集体潜意识,促使系统里的其他成员去填补这个被排除者的位置,如此一来,这个人便会重复被排除者的命运悲剧,他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莫名的情绪、行为或疾病,甚至是死亡。
7.确切来说,系统排列是信息场域的科学现象运用,以人的身体作为信息的接收器与发送器,探索整个系统里的信息影响与变化状态。这种现象运用在探索深层关系上已有三十多年,在全世界有无数起成功的辅导案例,如今也有许多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这门信息科学。
8.如同所有学问的发展乃是奠基于前人的基础之上,系统排列也包含了许多心理咨询专业的技术与观念,包括行为疗法、完形疗法、系统疗法、TA沟通分析、催眠等等,以及许多心理学前人的发现,包括伊凡纳吉的脉络治疗、莫瑞诺的心理剧、萨提亚的家族治疗等。
9.换句话说,家族系统成员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信息场域,构成了家族的集体潜意识。
10.每个人就像一部电脑,除了基本的运作功能与有限的记忆外,我们会透过无形的因特网分享彼此的信息,更能分享集体的网络信息,而这正是一种信息场域。因此人的潜意识同样是以一种信息场域,而一群人建构的信息场域便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称的“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11.是的,潜意识不属于任何个体,更准确地说,它存在于“关系”里,它的运作是透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信息场域”。(The field)
12.光有爱是不够的,只有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用对的方式来爱,我们要学习爱的智慧,要了解关系的深层奥秘。
13. 关系,带给我们学习成长、幸福快乐,但也让我们挫折失望、痛不欲生。然而,一个逃避关系而生活的人,他的生命一定会变得局限单调,因为生命不只会变老,它还必须成长,而“关系”会带来最强烈、最跳跃式的成长,同时也带来最严格的挑战。
14.除了父母间的关系外,还有一个影响孩子更为重大的因素,那就是“家族系统力量“的影响,这往往是更难以觉察到的,尤其是家族中的未竟之事,但孩子这面镜子会活生生地反映出家族中的情况;有时家族系统的力量甚至会超越父母的影响,令孩子表现出一些莫名的情绪与行为症状。
关于金钱关系
1.事实上,深谙大自然法则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早已说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因此,多给予一点,多帮别人一点,不但可以带来下一次好的循环的开始,更可以增加我们无形的财富——这就是金钱平衡法则的秘密。
2.所谓“不当得利”的意思是用不正当,不公平的方式获取巨大的利益,也就是不义之财,无论是我们从别人身上获得不义之财,或者别人从我们身上不当得利,都属于这个范围,例如侵占财产、诈骗土地、制造假货、偷工减料等等,此时彼此间会产生纠葛,数目越大,越不公平,纠葛就越大。
3.人与人之间的金钱互动也需要平衡,如果金钱上有不平衡的对待或不当得利,甚至一方认为有平衡,另一方却认为极不平衡,此时便会形成金钱纠葛,而这种失衡有可能牵连家人。
4.金钱平衡的法则:除了双赢外,多给予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