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作品展示 → 正文内容
 
童年及青春叛逆期爱之环的第二个同心圆  海灵格

  所有我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关注照顾,比如他们总是不分昼夜地问着自己“这个孩子还需要什么”,我都带着爱接受。父母给予子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父母知道孩子的珍贵,以及孩子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我接受认同这一切。所有我童年时经历的事,我现在都接受认同,就连一些我父母没有注意到、做错甚至是很疯狂的事情,也包括在其中。这些境遇都属于人生的挑战之一,就算我因此遭遇不幸,承受痛苦,被迫证明我自己,我也都接受认同,因为这些境遇让我得到成长。

  有的时候孩子会想从接受及感谢中逃开,取而代之的是孩子想要给予。但是往往孩子的给予是错误的或是给予太多,例如孩子会想为父母分担一些父母童年时没有做到的事情。有时对孩子来说,接受父母的给予是很沉重的。父母给予过多导致孩子无力同等回报。孩子宁可父母给予不要太多,如此一来孩子无须时刻想到必须同等回馈。

  您从何得知这一切?

  我看过几百个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更有千奇百怪的变化呈现。孩子不明白,自己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关注给予,并非需要同等回馈给父母,而是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他们自己当了父母时,再给予他们的孩子需要的照料和关爱!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有些孩子无法欣然接受自己父母的给予,内心存在的那种觉得自己无法同等回馈的感觉,很有可能变成一种驱动力让孩子逃离自己的家庭。

  在青春叛逆期,经常成为冲突原因的指责——这种廉价的借口,让孩子们合理化地掩饰自己无法同等回馈的不安心理,理所当然地离家出走, 离开父母。如果他们知道所谓的同等回馈,是用在多年后的将来,把父母给予的照料关爱传给孩子,那么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冲突指责等激烈方式离开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的父母分道扬镳。如此一来他们可以安心接受父母的给予,因为他们知道将来长大成人后,他们会继续将这份爱给予自己的子女。

  我从未用这样的观点来考虑过诸多的青春叛逆期问题!您的见解让我知道,这些指责控诉其实也是被用来作为平衡良知意识的一种障眼法。但是我们也知道实际上青春期受到荷尔蒙作用的影响,您却称这些利用指责控诉的方式“廉价” !请问您的意思是什么?

  您根据我们的社会价值来看待青春期青少年。一般人都认为这很自然,青春期的青少年会出现许多叛逆行为,批评、忤逆自己的父母。但是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社会价值观,青少年利用争吵冲突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在他们的社会中可能是前所未见、不曾发生的事情。这也是我所说的廉价:我接受少一点,我就可以回馈少一点;通过接受少一点,便可通过指责控诉,通过拒绝真诚的爱,来达到离开的目的。但是如此却让双方都受伤,而孩子的发展成长养分是来自接受。

  这一方面听起来有其道理,但同时又好像有顶道德的大帽子直直地扣了下来,像是用食指对着孩子说:“你们这些还未长大成熟的青少年听着, 你们要乖巧顺从,不要说话顶撞父母! ”再者就是“廉价”这样的字眼似乎也暗含了负面贬抑的成分,但是青春期青少年无法顺从其父母行事,有时还是有他们的理由啊!

  请您想一下“廉价”的字面解释!廉价就是付出的钱比较少。这样衍生解释下去,就像是我接受少一点,以后我只需付出少一点;如果我接受很多,那么我之后就得要付出很多。因为我现在所得到的,所以我不能只是接受保有,我将来必须要继续给予。自己接受后再给予他人,这听起来代价比较髙,但是这是有其意义的。拒绝接受的孩子不需付出太多,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廉价的。

  我有点混淆不清了。我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有时青春期孩子的沉默不语行为让身为父母的人觉得跟孩子的联系似乎不再,颇有孤立无援的感觉。很多做母亲的都会说:我那可爱贴心的小男孩儿或是小女孩儿现在变成什么样啦?!他们自小得到周全的照料,可现在没有半点回馈。于是当父母的也开始叛逆起来,他们通过对孩子大呼小叫,用生气的方式表达他们的不满。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受阻,孩子不再听从父母教导,然后有不同的序位想象发展出来。也就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青春期现象挑战着我内在的“小孩儿”,我不想再无止境地“付出给予”。 孩子也让我们知道我们也有不成熟之处,有时孩子的指责控诉刚好击在 了父母心中的痛点或是没有愈合的伤口上。孩子心思敏感,眼光锐利,洞悉能力超出大人的想象,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己也正在经历转变成人的阶段。而当父母的有时自己也没有能力教导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知道界线还在,因为他们自己有时会不自禁地反应幼稚,无法尽到父母的责任来“给予”。

  就像我的儿子整天对我视而不见,不跟我说话。唉!我想也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他这番举动的原因何在。我有时候觉得他这样做是冲着我来的,我自己感觉我儿子对我的关注太少,我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想法实在幼稚,反应就像个小孩儿一样。到了晚上我儿子突然过来对我说:妈妈,你可以帮我按摩脚吗?我心中不禁赌气地想着:这回可好了,不跟我说话也罢,只要一开口就使唤我,根本只是把我当老妈子用。但另一方面理智成熟的我知道,谢天谢地,我们亲子之间还有相对互动,我可以给予,我的孩子可以接受。其实当父母的自己内心也常有类似的天人交战的叛逆心理。这样说起来,“叛逆赌气”的行为是在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身上交替出现的,不是吗?

  父母跟孩子终究会分开。许多人不知道世代相传的给予与接受就是一种平衡的表现。如果能够了解给予的意义在于继续给予,而非获得回报,那么心灵就会如释重负,得到解放。身为孩子可以告诉父母:“来吧!我接受你们所有的给予!”

  唯有实践了爱的第二环课题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去经营将来的伴侣关系。通常发生在伴侣关系上的诸多问题及困难,都是因为在爱的第一环及爱的第二环的课题没有完整实践并画上圆满句号所导致的。想要解决在伴侣关系上所遭遇的问题及困难,则必须重新回到过去将缺陷不足填补圆满,然后方能继续。

静思冥想引导练习

  我闭上眼睛,放空自己,回到内在。我一步一步地走回到童年时光,就像下楼梯一般,一步接一步地下去。下楼梯时我可能重回到当年让我痛苦或是不安的地方,我静静停留在那点上,直到当时发生的情景重新浮现在我眼前。许多幼儿早期的心理创伤都是因为被单独丢下,或是因为无法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想象着还是孩子的我站在自己母亲的面前,看着自己的母亲。我感受到自己对母亲的爱,并想走向母亲,靠近她一些。我看着自己的母亲,注视着母亲的眼睛并对她说:“我请求您。”就在此时不只孩子的内在图像有所改变,就连母亲的内在图像也产生变化。这时可能是做母亲的走近孩子一些,或是孩子敢靠近自已的母亲多一点。我静静等候,直到我内在的图像呈现,我终于走到了母亲身旁,放心地停留在母亲的怀抱中。然后我看着我的母亲并对她说:“谢谢。”

  这是一种内在的推进过程。可是不能一次想要推进太多,但只要愿意开始这个过程就能改变心灵。然后可以再找一天,以同样的方式再做一次。我又下楼梯回到自己的童年阶段,或许又回到自己以前受到创伤的某个点上,或许又再次要走向自己的母亲。然后过了几天后再重复练习,一直到自己的所有创伤被抚平,顺利回到母亲的怀抱。

  人们对于自己小时候错过、疏忽或是无法得到的事情常常悔恨不已。他们甚至加倍地悔恨这一切,像这样的状况该如何处理呢?把所有让我感到悔恨的人、事、物忘掉,把所有我控诉的一切忘掉。所有对我不友善让我不幸的人,我通通排除在我生命之外,每个让我深负罪恶感的事件和状况,我也一并抹去,假装不曾发生!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 我只会更加不幸,一无所有。而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我看着让我后悔不安的一切,并且说是的!就是如此。我接受这一切,并将发生的一切视为人生中的磨炼和挑战。”

  我跟挑战说:“我跟你一起经历了此事,我视你为朋友—— 一切如是。”

  我注视着所有让我控诉的人、事、物,并且说是的,就是这样。” 我看着自己,看到了自己因为有所失去,反而有所获得。我看着自己,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力量。我不需有求于他人,我知道自己独立坚强。我接受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不如意的生活境遇,这些经验成为我的力量。同样的,这也可以运用在我自己想极力撇开的过错或是抹去的深层罪恶感上。我看着它们并且说是的,就是这样。”罪过自有恶果。我接受这个恶果,并将它转化成力量,如此一来,过错也可以转化为正面的力量。透过这样的方式看待并接受一切,就会让人得到成长。这样说来,原则都是一样的:不是急着把一切排挤出去,而是要接受认同。

  是的,而且是将我们接受的一切转化成力量。这样的话你会觉察到有很大的不同。我想避开让我痛苦不幸的一切,让我强烈感觉有过错的一切,或是让我觉得被不公平对待的一切——就让我们简称这一切是人生的逆境好了。当我全心臣服,愿意接受人生中发生的所有逆境时,让人痛苦的这一切便不会进驻我心中,我心中反而获得了生命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力量会在内心产生,而不再有痛苦与不幸。我不再深陷这些逆境中,相反地,我从中获得重生。所有的痛苦与不幸都成为过去,只有对生命的热情力量在我心中。

孩子应该拒绝哪类给予?

  孩子不该承担父母自觉沉重的困难问题。有个冥想练习可以做:注视着自己的父母,看着他们的困难问题,看着他们命运中的纠结牵连,看着他们经济赤字,看着他们的上瘾症,看着父母身上的疾病痛苦。我看着这一切,知道如果我的父母接受自己命运伴随的这一切,那么就能从中得到无限的力量。就像之前自己做练习一样,我愿意接受自己生命中的所有经历遭遇。而我也看到,如果我的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生活中的所有不幸,那么他们可以化逆境为力量。我也看到如果我自己取代父母为他们承受一切, 那么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只是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更糟。

  我在心中想象,我的父母接受让他们自觉沉重的生命难题,认同这属于命运的一部分。接受牵连纠葛也是他们的命运。我保持着距离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看着这一切。我的父母完完全全是我的父母,我不需要为他们承担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课题。我父母的生命课题与我无关,这个课题完全是我父母的课题。

对于离不开母亲的儿子或是父亲眼中永远的女儿呢?

  不管是母亲的儿子,还是父亲的女儿,这两者都站在母亲与父亲之间。解决之道很简单。女儿告诉父亲:“对此,我太小了。”儿子跟妈妈说:“对此,我太小了。”然后身为女儿跟身为儿子的人,回到自己应该处的位置。这时父亲跟母亲面对面互相注视。或许他们能够从中找到新的方式,重属彼此,因为不再有人隔在他们之间。



作品展示

海灵格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