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作品展示 → 正文内容
 
接受与给予爱之还的第三个同心圆  海灵格

  接受与给予爱之还的第三个同心圆让我们谈谈爱之环的第三个同心圆。我要问的是,主题是接受与给予, 而不是给予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就只是接受和给予吗?

  成人可以接受,也可以给予为何成人可以同时做到接受和给予,而一个已成熟长大的孩子不行?

  给予比接受来得简单。给予时自我感觉良好,仿佛在人之上。但是接 、受时,我好像是在人之下,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

  只图接受,不思给予,也是大有人在的。

  这视接受的种类、方式而定。如果是我索求而得到的,这不是接受。如果我接受他人给予的,这是一种需要的表现。在《圣经》中有一段话说道:“施比受更有福。”因为人在施舍给予时会有一种优越感,自觉善良伟大。

  您引用《圣经》中的这句话不是作为道德规范,而是用以解释“给予”的背后含义?这样说来我们已经把错误的信息世代相传很久了,不是吗?

  心怀爱意、谦虚接受才是真正的伟大。用这样的态度接受,才有能力给予。给予的开始是正确的接受。一段成熟的关系在于双方都能平等自在地接受另一方的给予。互相接受对方的给予是最困难的部分,因为这是最深层的联结,意味着双方都处在一个需要的位置,这形成联结。

  热情敞开心房才有接受的能力,真正敞开的心房是不带任何企图和控制欲的。也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必须一直给予,因为他们想要从中得到回报。他们的给予是为了获得。他们给予,给予,一再给予,可是自己却没有接受的能力。

  这样的人希望通过给予得到想要的。这样的现象特别说明了,他们没有真正肯定他人。因为他们其实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他们也只想留在这种优于他人的优越感中。也有一种人,他们总是有话要说,不管他们得到什么,不是批评就是嫌弃,他们总是觉得别人给予的礼物都不够好。这样的状况常发生在男人与女人之间。这也证明了接受是一门艺术。接受并看到其中的价值意义,这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照您的说法,我们必须全然接受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即使这跟自己的预期落差很大?我相信要是有人把所有送礼不成反倒尴尬、苦涩、失望的状况写成书,肯定是厚厚一本。这些礼物不是不够好,就是不合人意。说到这我也得尴尬地承认,我自己有多少次拒绝我先生送的礼物或是把它拿去换货或是干脆退回。

  所有的礼物都有其价值。如果有人想要送我什么,他的想法都是想要为我做点什么,让我开心。我很高兴接受他的诚心给予。在这样的思维下,不管他给的是什么,都是价值连城的礼物。我也突然想到:对我而言有一件很美的事发生了,这件事就是接受。

  成年人对于给予的态度是不带回报期待的。他也不会超过自己能力所及,打肿脸充胖子勉强自己给予。这样健康的态度让自己赢得力量,将来自己成为父母时,也能够适当而不过度给予。如此一来接受这件事也变得圆满完整,给予、接受、继续给予成了家族世代的传承。这即是爱的第三环。

  一对全然接受自己父母给予的男女,人生饱满充实,当他们自己也成为一对伴侣之后,流动在他们身上的给予会继续传承下去。但是我们也从很多实际经验中得知,这份流畅的给予、接受、继续给予在现实生活中会因许多阻碍而停滞。

静思冥想引导练习(一)

  我跟自己的伴侣面对面站着。我先向右边看去,我父母站在那儿。我注视着父母,并且再次感受这份接受的过程,我接受父母带着爱意的给予。我的伴侣站在我对面。他(她)也先向右边看去,他(她)的父母站在那儿《我的伴侣注视着自己的父母,再次感受接受的过程,接受他的父母带着爱意的给予。在我注视我自己的父母及家族先辈之后,我注视着伴侣的父母以及他们的家族先辈。在这份注视中,我看到了他们给予我伴侣的所有一切,因为这些给予,我伴侣的生命变得如此丰裕富足。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所变化,我的伴侣对于我来说不同于从前,他(她)的父母给他(她)的爱也在他(她)的身上发展呈现。

  同时,我也看到发生在我伴侣生命中的困难及不幸。这些沉重的生活经验阻碍了我的伴侣。我看到了改变,我看到自己的伴侣在这些遭遇中学会了转化,并得到了力量。这些沉重、不幸都留在外面,内在得到的都是力量。我同样如此看到我自己背负的命运,所有的沉重不幸都留在外,而我内心却充满了力量。在这之后我与伴侣注视着彼此的眼睛,我对着伴侣说“是的”,我的伴侣也对着我说“是的”。我们对彼此说:“我们是夫妻。”

静思冥想引导练习(二)

  之后,我们有了孩子。我们齐声说:“这是我们的孩子。”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看到了合为一体的伟大,也从这个孩子身上各自看到部分的自己。我们不断重复这样练习,从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伴侣,并且接受认同孩子身上的一切。

  我看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从孩子的身上我看到我伴侣的影子,也看到伴侣的身上带有他整个家族的特别之处。我也看到跟我自己家族不同的所有一切。在我心中,两个家族的异同点都同等重要,有它们各自的位置。在这样的状况下,这个孩子对我们夫妻双方一样重要,在孩子身上我们看到彼此的结合联系。我们互相对对方说:“这是我们的孩子,孩子的身上有部分来自你,有部分来自我。”我们给予孩子生命,孩子丰富了我们的关系。

若是有孩子的夫妻离异呢?

  多数夫妻离异的原因是,伴侣中的一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他自己的父母无法认同接受他们自己所属的命运,而他介入了自己父母的命运。还有很多夫妻离异分开的原因是对自己的伴侣失望——伴侣无法满足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都是童年时自己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的,现在全都寄托在伴侣身上,希望伴侣能够满足自己的所有期待,可是伴侣无法达成这个愿望,当然他也不可能有办法达成这样的愿望。所以他对自己的伴侣感到失望,因为失望,所以他选择走上分手之路。这也是很典型的分手状况。有个冥想练习可能有帮助:接受自己的父母,不再想要从伴侣身上得到父母无法给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练习通常会让伴侣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不再充满戏剧化的情绪演出。

  还有其他造成伴侣关系破裂的原因,比如跟个人的自我发展、个人的自我肯定有关。这是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伴侣的一方认为自己要走向一条特定的道路,这对个人的自我发展有帮助,但是伴侣的另一方清楚知道自己伴侣选择的道路并不适合自己。所以要接受且尊重伴侣所选择的道路,也要接受认同自己要走的路途。伴侣双方同时尊重对方的决定——这也可能成为两人分道扬镳的原因。但是这样的分离是带着爱作出的选择。伴侣双方可以互相告诉对方:“我深爱你,我同样也尊重、敬爱发生在你我之间的结果。”这个句子带着深意。分手的决定让两人都感到如释重负。但很多时候伴侣双方虽然志向不同、渐行渐远,可是其中一方仍然不愿意分手,不肯谅解对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告诉对方我知道我的自我成长让你觉得痛苦不解。”

  要对自己及孩子说什么呢?要告诉孩子的是我心里永远与你同在。一个需要跟孩子分离的自我成长不是真的成长。只有在十分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必须离开自己孩子的自我成长,但这是极其罕见的例外。有孩子的夫妻离异,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知道我们分手的决定让你十分痛苦伤心,我离开你的母亲,你的母亲离开我,但是我们两人都在你身边,我们的心与你同在。”父母离异对孩子是很沉重的打击,但是如果可以妥善处理面对,这样的打击也可能带给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成长的机会,使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彼此相互联结一致。

作品展示

海灵格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