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分享 家庭成就孩子 
 
 


是爱,还是不满?


作者:李子勋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一种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上明显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 这样做是因为爱你! ”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贝特森认为这种矛盾情景是儿童精神分裂或情绪障碍的决定因素,精神病性的症状正是这种矛盾交流发展而来的结果。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对孩子的不满,喜欢包藏在一种貌似对孩子的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并被禁止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相互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出现人格分化延迟。

  生活中母亲生气地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既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这表达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女儿的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道:“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 ”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两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母亲美好期望由于矛盾信息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很大的焦虑,心理医生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产生对孩子的同情。如果一相情愿地试图通过对父母的教导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息,有时会适得其反。対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这样的教导极易引起他们的不满。这种不满可以从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中看出来,有时孩子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 治疗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处在逆反期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则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颜面尴尬、尊严尽失。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医生,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对文化低或悟性不高的家庭,或者 矛盾冲突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当然,不少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顺水推舟般地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医生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远近,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 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灵活地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而引人一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心理医生把许多看起来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亲子关系理论束之高阁,并不是认为它们不对,而是觉得它们应用起来可能无效。家庭也不是傻子,理论谁都会看谁都会讲,干吗花钱来请心理师。治疗师需要找到非常个别化的东西,来解开家庭的症结。当传递某种信息会给家庭带来价值判断或引发新的冲突时,治疗师乐于扮演一种模糊角色,并通过对多种交流的呈现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声无息地 对家庭作修改。当家庭完全更新后,家庭发现所有有益的决定都出自他们自己。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得不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