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分享家庭成就孩子 
 
 


父母间隐性的教育竞争

作者:李子勋

 

  
  夫妻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一种隐藏的竞争。夫妻是不同性别的人,对独生子女自然会有一种内心的成长期待,这些期待正是塑造孩子思想行为的家庭动力。事实上,孩子跟谁亲近,长大了性格、行为习惯也会更像谁。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庭内常常有两种类型的冲突。一是价值观的冲突,教育的目的看起来是一致的,方法却各自不同,因此如何教育孩子双亲互动最多,交流最多,冲突也最多。二是情感冲突,比如孩子更向着谁,更听谁的话,更维护谁的利益。处在劣势中的那个父母,会有较多的抱怨。这两种冲突,前者是家庭意识层面的碰撞,后者是家庭感觉层面的较量。

  其实,父母因教育孩子引发的冲突,是两种家庭文化是否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彼此较量。每个人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长大,家庭文化会像基因一样通过分离、配对、重组植根于我们各自的意识深层,影响着我们的内在感觉和价值判断。

  家庭冲突可以看成是两种家庭文化“原型”,在潜意识指引下对孩子作“配对与重组”,它是自然的,甚至是必需的。遗憾的是我们从小只接受唯物主义一种哲学观,脑子被禁锢在对与错、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的价值体系中,缺乏应用更多哲学观引导下的交流方式与视觉,许多看起来只是文化多样性的问题,争来争去就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

  父母手中有自己家庭中祖祖辈辈延续、秉承、垂直传递的一种文化意识和价值系统。他或她从小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全盘接受了一些理念、态度、生活习惯、习俗、情感表达方式、对冲突的应答,以及与人交往的模式等。父母亲总是一相情愿地、不自觉地、孜孜不倦地,甚至百折不挠地把内心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希望从孩子身上看到“好”的回应来满足他们内心对价值的期待。

  心理学认为,父母容易从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可能正好是父母早年未解决好的情结,甚至可能是几代人也没有解决好的家庭意识遗留。研究父母如何通过从孩子身上“发现”问题,使家族的“文化意识”得以代代留存或者研究代际闻期望压力的传递模式与前辈的“债务”如何经由后代偿还,是家庭治疗师最关心的事,因为这恰好是家庭的症结所在。所以,我们常常会问:“孩子的问题是谁最先发现的?”或“谁最在意孩子的改变?”。

   家庭治疗师在面对父母的竞争时,有时会陷入一种家庭的困境,他们被迫扮演对错的仲裁人。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医生表面上可能同情异性别的父母,内心却无意识与同性别父母坐一条板凳。这可能跟医生自我经历与内心体验有关,容易形成心理医生的反向移情。男性治疗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母亲对孩子过分地严厉或溺爱,显然与男性医生潜意识对母亲亲密的依赖与叛逆有关,女治疗师易于看到男性的粗暴、任性、无责任感、难以亲近等,不能不说可能投射的是自己对父亲的不满。受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会提醒自己,在某个家庭中感觉到的东西可能不是家庭自身的,而是来源于自己内心对家庭关系的记忆印痕。所以,心理治疗师需要“第三只眼”,他要清醒地看到自己在对家庭做什么,是否保持了治疗性中立,是否对自己的问题保持了警觉。如果无意间我们支持了某方的观点,我们会提醒另一方家长:“刚才我的话可能不客观,如果你感觉到不舒服,请告诉我。”

  处理这样的家庭竞争,聪明的治疗师会采用一种双重角色,跟太太谈用先生的理论,跟先生谈用太太的理论,并应用心理学的交谈技巧,让他们看到对方的长处,让对立的情绪趋向和缓。治疗师面对自认为很正确、较劲的家长给予一种消退处理,让他/她有理也说不出,让无理的那一方变得有点力量,以此来平衡家庭关系。

  许多家庭出问题原因在于父亲或母亲困扰于一些正确的教育理论,不能变通,也不能对孩子因势利导。其实如果通过一种对是非的含糊技术,抹杀对与错的差别,让父母从关心自已的对错转向关注彼此间的共性,关注孩子内心的感觉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