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分享 家庭成就孩子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成长环境


作者:李子勋

 


  家庭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会引发孩子不良的状况。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力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孩子快乐地回到家,兴奋地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妈妈认真地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作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回想我小的时候的家庭里,也有过许多禁忌。由于父母都有些“历史问题”,为了共渡难关,家庭内部的交流被限制在狭小范畴。我有两个哥一个姐,虽然个个天性活泼,在家里却自觉保持一种沉默,寡言少语,小心地回避与父母的争执,可交谈的东西少得可怜。只有我少不更事,喜欢胡乱评说政治上的事,嘲笑父母哥姐的胆小怕事,被他们当做“捣蛋者”,挨了不少的责罚。现在的家庭,虽然在政治方面的禁锢少了,但很多父母担心子女犯错,不惜与孩子的天性为敌,限制孩子的自由思想,孩子只能闭嘴赢得安全。一般说来家庭禁忌越多,快乐与自由越少,家庭的内部冲突也越大。

  家庭走进心理诊室,是为了帮助那个被标签的“有病”孩子,有时孩子和我一样只是一个不守家庭规则的捣乱者。如果乖乖地待在父母画定的“圈子"里,平衡与一致性被维持着,家庭并不需要谁来扮演“替罪羔羊”。当平衡被打破,一切内部的努力不能使“越界者”回归,家庭会求助心理医生。

  被正统观点束缚的医生,会热衷于扮演一个“镇压者”,通过对问题孩子的治疗性干预帮助家长重建家庭规则。这样的医生会被家庭欢迎和感谢,父母也愿意继续带孩子前来就诊,医生可谓是名利双收。苦就是苦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平稳,他需要重新压抑自己。

  “离经叛道”的心理医生可能会鼓励孩子从问题中获利,并试图通过消除家庭的禁忌来使问题自然消失。这样的治疗是否成功取决于家庭对问題的领悟能力,家庭因此也要承受改变的冲击,度过一个相对动荡不安的时期。“离经叛道”的心理医生,忽略了孩子的问题可能是家庭内部平衡的有机组成,会被家庭视为“危险分子快速脱离治疗或改换治疗大夫是意料中的事。

  聪明的心理治疗师会摇摆于两种倾向之间,一方面和家长讨论家庭禁忌的内容与范围,赋予“禁忌”的意义。另一方面,说孩子从“禁忌”中获益的同时也遭受更多的限制。最后我们会给出一个时间计划,当孩子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时,什么样的禁忌可以消失。这样一来,既保持家庭禁忌的“面子”,又能帮孩子通过主动参与对禁忌的消除来获得成长的利益。






推荐陈赞洪老师主持的青少年《王者之约》学习动力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