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网上报名登记


孩子打架的冲突化解了


德国资深教育专家:玛莉安·法兰克女士

一个适当的象征动作能够化解冲突

  一次又一次,孩子们开始乐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化解冲突。要化解小冲突,我曾经建议他们应该向对方微微一鞠躬,“说我很抱歉”,看看这样有没有效果。他们已经觉察到光是说“哦,对不起”是不够的,尤其是这让无辜的那个人挑起担子,消除犯错的那个人的错误,一个学生有一次说“那是双倍倒霉!”

  在“正常”的例行公事上使用这些象征动作,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让他们感动的经验。开始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些象征动作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已经实验过了,也玩过了家族游戏。但是,后来他们发现,真的只要身体的微微一鞠躬,再加上一句简短的句子,就很有效了,要是能够诚恳地说“希望能够做些弥补”,则效果特别好。那表示,他们不用再耗费力气去争论谁对谁错,老师或同学负责。因此,他们开始练习这些动作,并报告他们的经验。

  靠着这一个平静、尊重的动作和一句简短的话,孩子们成功修复了关系之中的平衡,对此他们感到非常骄傲。他们同时也注意到,只有怀着真诚的心,这么做才会有效。

  每当教室出现有此需求的状况时,孩子们就会喊出“鞠躬!”有时候有问题的学生自己会立刻站起来鞠躬,用不着别人叫,以这种操作表达他/她对自己的感谢。

  那有两种效果:第一,这种仪式动作引来感谢,而每一个人都有权力表达自己的羞愧或难堪的感觉,以及任何随之而来的抗拒。这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当鞠躬达到了它的目的时,就会出现一种情绪纾解和愉悦的感觉,那种艰涩而沉重的情绪似乎自动消失了。

《当我们同在一起》

迟到

  每当有学生上课迟到,他也会用我们练习过的这个动作。那个迟到的男生或女生会走到我的讲桌前,微微鞠躬,说“我很抱歉”。有时候我们会笑出来,因为他/她说的不是真的,但是那化解了尴尬,接着我们就会一起想一个更为恰当的句子,比如说“今天,准时上学对我来说不重要”或“我最好找到一个好借口,因为我对迟到这件事还不觉得难过”。孩子们很喜欢“还不”这个字眼,因为他们注意到自己必须改变,可是内在的态度不太正确。这句话包含两件事,一件是他们想要维护的态度,另一件是暂时的真相。

  从催眠治疗的基础来看,我们知道,当他们说“还不”的时候,它很快就会失效。

用代表来演出冲突

  虽然在受过系统训练的班级里,孩子们互相之间的确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与尊重,但是,我们仍然免不掉严重的冲突,那些冲突使我们无法好好上课,我们必须很快介入,找出解决方法。

  孩子们自己发现,在冲突之中,对立的两方可以找出两位对冲突毫不知情的代表,然后做排列。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产生冲突的孩子能够更专心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法,否则这个能量通常都浪费在无止尽地描述和解释发生的事件,以及烦人的选边站以便定出罪魁祸首上头。但是,假如我们做排列的话,每一个人都专注在解决方法上,看着两位代表怎么站,是互相靠得比较近或是离得很远,是各自看着不同的方向或是近距离的面对面。

  有一次,一个男生踢了别班的女生。那个女生的姊姊在我们班上,她狠狠揍了那个男生一顿。

  通常,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个冲突必定会引发全班议论纷纷,大家各有各的意见,目击者有自己的说法,因此,冲突很快就会扩大成为一场纷争,规模之大几乎无法做后续处理。

  但是这一次,冲突的双方各自选了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做代表,把他们两个排得距离很远。但是两位代表并不让我们觉得他们是互相对立的,然后那个男生说他不怨恨那个女生,除了她妹妹经常惹恼他之外。那时,我在排列中加入了一个妹妹的代表,妹妹在另外一班。突然之间,场域中的动力展开了。后来加入的女生说她觉得那个男生很愚蠢,她就是想找他的麻烦。男生的代表听了,走到那个女生的面前,举起手来,好像要打她的样子。我进入排列现场,以便确保他不致于真的打她。男生说,现在他真的很气那个女生,所以才揍了她。女生的姊姊此时走到他们两个中间说:“我要保护我妹妹,不管她是对是错。”这里再一次证明,血浓于水:家人之间的团结比基本正义来得优先。我们在事先不知道事件细节的情况下,重新演出了这场冲突。

  全班学生专心一致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事,教室里鸦雀无声。接着我问每一个人,我们可以怎么做。另一班的女生代表对男生说“对不起”,并向他微微一鞠躬。接下来,男生朝她伸出手,表示接受和解。她握住了他的手,看起来很开心。那个把男生揍了一顿的女生走向男生,对他说“对不起,我妹妹让我这么做的。”

  我建议女生,要她让男孩实现一个愿望,这样他就会知道她真的很抱歉。男孩点点头,还是很痛苦。过了一会儿,下课回来时,他的桌上放着一块糖果。冲突化解了。

  在我们用这种方法化解的很多冲突当中,孩子们自己明白了,如果没有一种能表示善意的明确动作,冲突就永远无法化解。确实重建冲突,不用言词,就安抚了班上的孩子。每一个人都知道,“坏人”必须有所表示,也知道哪些动作适合修复关系。那就像一种秘密的力量,存在所有孩子的良知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平复了情绪的波动。

无心之过

  有一次,班上一个男生绊倒了另一个男生,害他受伤很严重。受害者后来踢到一个大桶子而摔倒,把膝盖骨摔碎了。他被送到医院,动了手术,腿上打了石膏。这个例子非常清楚,我们讨论当我们做了某件事造成别人的伤害,而那伤害超过原来我们的意图时,这时我们能做什么。很明显,绊倒别人的那个男生感觉很糟,我暗示他,或许某件非常耗时也非常费力的事会发生在他身上,使得腿上打了石膏的男生相信他的悔意,这样就能弥补他犯下的错误。我要全班同学不要给他任何建议,让他自己去想。

  接下来连续十二天,每天放学之后,这个男生都搭公交车去医院看受伤的男孩,带功课去给他。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方法,他的父母也同意他这么做,虽然男孩后来告诉我,其实两家人的感情并不是特别好。这件事的结果是,两家人之间的冲突也化解了,两位母亲又重新跟对方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