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说他卸任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大女儿的学业。他说:“这个决定主要是考虑到我们的大女儿,我们相信她在美国完成她余下的两年高中学业很重要,然后准备步入美国的大学或学院。经过全家的多次讨论,我们决定我妻子和孩子在2013年夏天回到西雅图去,以便让女儿在美国念完高中的最后两年,儿子也在美国上高中。”
骆家辉说出的这个原因,让一些网友感觉不真实,因为在他们看来,“仅仅”因为孩子的学业,就辞职不干大使,是太不把事业当一回事了。
可如果了解骆家辉者,则会理解他的这种选择,因为他为了家庭而“放弃事业”,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为了家庭,他就选择放弃继续竞选连任州长。他告诉媒体:“这些年,我的女儿已经因为我这个州长身份,失去了太多本属于她童年的快乐,我再也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因自己的人生抱负而剥夺本属于她的快乐。”在卸任州长之后,他就在家里买牛奶、做饭、照顾孩子,晚上摇晃着女儿入睡,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超级爸爸”。
在美国,很多官员都重视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因事业繁忙而忽视家庭,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骆家辉眼中,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支柱,更是孩子成长的人生楷模。“当孩子们长大成人,他们也将会是社会和家庭的好榜样。”——他把父亲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讲得十分清楚。据统计,美国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戒毒中心有75%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80%的强奸犯的动机源自生长于无父家庭滋生的愤怒。这足可见父亲教育的重要。
这是值得我国的官员、明星、富豪们深思的。近年来,我国 “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问题频出,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密切关系。“一代们”以自己工作繁忙为由,疏于和孩子交流,往往用物质的给予替代对孩子的爱心呵护,并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就尽到责任。还有的官员、明星,对孩子过分溺爱、百般纵容,有意无意给孩子灌输特权思想,哪怕孩子在学校犯了事,也是动用特权摆平,没有给孩子积极的规则教育,到头来既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一辈子的“英明”。
我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也存在家教异化的问题。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生活化的教育,但在一些家庭,家庭教育却变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父母成为校外作业辅导员,亲子关系演变为功利的分数关系。由于父母更多关注孩子的分数、成绩,忽视和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包括为孩子做选择、不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导致孩子的人格、身心发展失衡。
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但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就是为了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凡是符合这一本质的教育,都是有价值的。这样的教育,必须注重知识、能力、经验的平衡,不能只注重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也不能因单一的知识教育存在问题,却否定知识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需要平衡,形成合力,不能学校抱怨家庭不配合,家庭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社会又埋怨学校没有培养合格人才。只有每个人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社会责任,并身体力行改变,才会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社会。
大佬们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
1、俞敏洪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
孩子的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不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怎样生存。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女儿学习水平现在处于中等,但我从来不以此作为女儿是否要努力的标准。我和我老婆的教育理念相反。我老婆是女儿不进前5名就会生气,而我刚刚相反,我女儿第15名我很高兴,我每次都会对女儿说:"你看你们班40个同学,你15 名,后面还有25个人,你多厉害!"从孩子一辈子的角度来说,你的孩子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大的,是与他为人处事有关系的人品问题。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我们要求孩子的东西没有效果,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到。比如说,家长一边打麻将,一边呵斥孩子去学习,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当父亲说:"老子没出息,你也想跟老子一样没出息吗?"孩子就会想,你说你没出息,那打麻将时我看你也挺开心,你没上大学也挺开心,为什么非要我上大学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是我在树立榜样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我的工作是要用电脑的,但是我打开电脑,我女儿就会以为我在做其他的事情。虽然我对女儿讲我是在工作,但是我女儿不相信。没办法,后来只要我女儿学习,我就拿一本书在我女儿旁边看,这样一来,就有一个规矩感在里面,榜样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2、马云为儿子坚决不投网络游戏
儿子应该算是马云事业的"牺牲品"。他1992年出生,跟阿里巴巴同龄。那时,家中一挤就是30多号人开会,满屋子烟雾缭绕像个毒气室,儿子关在房里不能出来。吃饭时跟大家一起吃工作餐。这样一来,儿子就长得越来越像他爸爸,瘦骨伶仃,像根火柴棍支着一个大脑袋。后来他们越来越忙,儿子4岁入托,一扔就是5天,周末才接回家。
儿子长到十多岁时,或许是受了马云的熏陶,他对网络格外有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玩网络游戏,上瘾了,跟着同学泡在网吧不回家。马云对儿子展开了说服教育。可在12岁的儿子面前,能言善辩的他败下阵来。儿子只回了一句话:"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了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呆在网吧里!"
马云这次真急了,当天晚上就跟张瑛说:"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张瑛辞职后,对儿子的游戏沉迷阻击正式拉开,第一枪是马云打响的。那时正是暑假,他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去和同学玩电脑游戏,玩上三天三夜再回来,但回来的时候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找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
过了三天,儿子回来了,先猛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觉,这才去汇报心得:"又累又困又饿,身上哪儿都不舒服,钱花光了,但是没想到什么好处。""那你还玩?还玩得舍不得回家?"儿子没话说了。在张瑛的看管下,儿子终于淡出了网络游戏。
那时正是网络游戏圈钱的时候,盛大、网易都推出了新游戏,按照马云的作风,他是不会放过任何赚钱机会的,但是他硬是没有去做网络游戏。他在董事会上这么说:"我不会在网络游戏上投一分钱,我不想看到我的儿子在我做的游戏里出不来!"
马云还教导儿子要诚实。他说:我在儿子18岁的时候给他写了一封信,我说儿子18岁了,我送你三句话:第一永远用自己的脑袋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第二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世界是有很多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比问题多,世界所有的问题,人类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为什么我们就过不去?第三个讲真话,跟老爸讲真话。
3、汪潮涌李亦非对女儿:做自己最重要,外向、内向都可以成功,不用试图成为任何人
李亦非的女儿今年14岁,儿子刚刚上小学二年级。讲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她更多地谈到了上高中的女儿。
采访的当天,李亦非的女儿和儿子先后从学校放学回家,两个孩子的个性截然不同,姐姐安静、弟弟则偏于活泼。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似乎对妈妈的"大变形象"并不在意。而已经上高中的女儿则用英文向妈妈表达着自己对她新形象的"意见"。母女两人的交流来得很自然、平等。
"女儿常常问我,她是不是太内向了,应当改变性格?我告诉她,做自己最重要,外向、内向都可以成功,不用试图成为任何人。多参加社会活动,那么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会是你的经验。"
"我常常和女儿共同学习,最近他们学校在学习写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我们两个就一起写。学校出的题目是要以'因为爱你,所以付出'为题写一首爱情诗,我们两个开车的路上就一路都在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我希望她永远记得我是她最好的朋友。"
4、李开复: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我有两个女儿,十六岁的大女儿李德宁擅长文学诗歌,十二岁的小女儿李德亭自信活泼、擅长创作。她们都是我的骄傲。我常对她们说的是,做我的女儿,不必乖,但要积极。我不认为孩子只是乖、听话就是好事。
教养子女有许多需要重视的原则,但如果我只能挑选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会说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有了积极,其他的特质如理智、快乐、自信等等,就可以自然而然随之掌握。
主要的理由是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消极被动,只是听话,或害怕处罚的孩子,他们进入社会往往会觉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会习惯性地需要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但当一个孩子有积极性的时候,无论是要读书,要实践学习如何找工作、找兴趣,其他的事他都可以自己安排,当你有了积极性之后,就可以自己设计了。
虽然我们做父母的都想要把子女呵护一辈子,但培养他们积极独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并不是说当孩子三岁的时候,你就让他要独立。当孩子还分不清楚对与错的时候,父母还是要辅导,但是父母亲要学着慢慢去放手,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去决策。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乖,如果乖就是听话,听话就是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的,我希望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绝非我培养小孩的目标。但如果乖是善解人意、懂礼貌,这些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不听我们的话,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有权利来跟我们讨论一些事情。中国人总是把"听话"当做一个孩子的优点。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她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讲理的孩子会在你有理时听话,那不就是我们所要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