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
玛丽安·法兰克——德国海宁格国际大会必邀的讲师,著有书作《当我们同在一起》
1942年在德国慕尼黑出生,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经过25年的教学生涯后,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与家族系统排列的训练与实务操作。学习过程中深受海灵格系统排列的影响,思索并尝试将系统观念传递给年经的孩子们,玛莉安目前有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心理治疗与家族治疗的工作。现今她是带领家族系统排列的著名导师之一,提供团体课程与个别会谈。她的工作特别着重在学校老师与治疗 师的督导、还有针对约16-22岁的年轻人以系统取向的方式带领团体。
玛丽安是当前亲子系统排列领域最好的老师之一! |
|
|
海灵格先生曾这样写道:“两年前,玛莉安.法兰克寄了几篇她的报告给我,内容是她在学校处理困难学生的经验。我读了这些文章,看到她对学生和家长的帮助,深深为她的爱心以及这种帮助的简单而有效而感动。那时候我告诉她:“你一定要把这些经验写成书!”
华人世界首位家族系统排列师周鼎文老师推荐:“玛莉安是我最敬重的国际系统排列导师之一。透过她,我学习到了如何活用系统排列于亲子教育与儿童教育,尤其是透过游戏的方式,教导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安定情绪、学会尊敬父母,这些都让我深感敬佩。强烈推荐希望孩子更好的父母和老师们!一定要参加的一堂课!”
玛莉安作品《当我们同在一起》被誉为父母、老师、孩子必读的系统心理学。 |
课程公告:
|
什么是“系统” |
我们每个人都在系统里。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底什么是“系统”。
小至我们的身体系统、家庭系统,大至生态系统、国家系统,甚至宇宙太阳系系统,都是由系统所组成,我们每个人都在系统里。简单来说,系统就是好几个个体的总和,但是这个新整体却 比各个部分个体的总和还要多,而多的是什么昵?就是这些个体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些个体间的“关系”。
这些个体相互关联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间以某种方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着,于是其中一个个体改变,其他的个体也会随之改变,因此一个活的系统就像一个活的人一样。(阅读全文) |
玛莉安老师北京课堂场景:
|
更多课堂场景照片,欢迎点击进入查看>>>>>>
案例(1):妈咪,妈咪,我再也不会离家出走!
在这个例子里,我将叙述我和一对父母以及他们的九岁儿子的工作实录,这个儿子不管在家或在学校,都完全拒绝任何人对他的任何要求,这种情形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了。在前六个月里,他不断离家出走,因此必须在上学的路上以及下课时间被严格监视。孩子的爸爸已经好几次必须去全德国不同的火车站把儿子接回家。没有人解释得出男孩子为何有这样的行为,校方已经不愿再负责监视他了。当他的父母来参加督导会议时,他们已经智穷力竭。 我问他们,六个月以前发生了什么事。这位母亲只回答说,她原本来自西班牙,但从六岁起就和父母住在德国。十年前,她嫁给一个德国男人。她的父母退休后就搬回安达鲁西亚,六个月前,她母亲在那里过世了......>>>>>>>(阅读全文)
案例(2):笛特理希就是不去上学
又一次,一个十五岁男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她已经束手无策了。过去几个星期,他拒绝上学,她又是个单亲妈妈,白天必须上班,因此她不能自己把孩子拖到学校去。他坚持要留在家里。奇怪的是,这个男孩功课很好,在班上也有一些朋友。就学校来说,看不出任何明显的原因为什么他不想上学了。
这位母亲在我上班时间带着笛特理希来找我。我对他说,我猜他自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来学校了。这个男生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他的妈妈开始念出一大串论点,说明笛特理希应该再来上学。我打断她,要她先不要说话一段时间......>>>>>>(阅读全文)
案例(3):她跟我说她想跟爸爸见面
(我们置身在分居和离婚充斥的文化之中)在我的教学生涯当中,我教过的班级里,父母不是分居就是离婚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很多孩子想要掩盖这个事实。我觉得,因为爸爸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孩子们已经很辛苦了,社会又把“不完整”的污名强加在他们的家庭身上,使得他们苦上加苦。基于对家庭的忠贞,他们不愿多谈这种状况,这表示他阻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沟通,进而复制了分离(separation)。
我经常思考我们这个“分离的文化”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要怎样才能尽量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过得好?......>>>>>>(阅读全文)
作品展示:
学员分享:尊重和感激
玛莉安老师是国际知名的系统排列导师,她尤为擅长的是把系统观和系统排列应用于家庭亲子教育以及学校师生关系的领域。感恩于周鼎文老师创办的台湾国际系统排列机构翻译出版了玛莉安老师的书《当我们同在一起》,我得以拜读此书并拓宽了这一领域的关于系统的认知和洞见。
听说玛莉安老师将来大陆举办一期4天的工作坊时,我决心参加,想当面领略老师的风采。四天下来,收获颇丰,我想就学习到的内容分享一些我的感受,让没有去到现场的朋友们得以管中窥豹,能够收获一点感悟的话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玛莉安老师对于孩子充分理解,这也得益于她25年在德国中学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教学经历以及自己作为两个男孩的母亲的亲身经验。她强调在家庭的这个系统里有很多隐藏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看上去调皮捣蛋,嘴里说着恨父母的话语。曾经有一个孩子公开对玛莉安老师说他恨他的爸爸,因为他爸爸酗酒没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是有一天这个孩子旷课了,因为他的爸爸突发急病,他叫来救护车,陪同爸爸一起去医院救治。玛莉安老师对他说你不是不爱爸爸吗?他耸耸肩: “谁叫他是我爸爸呢!”这就是孩子的爱。孩子们会竭尽全力去做父母们让他们做的事,但是当孩子们感觉情绪沮丧、孤单、痛苦的时候,他们的头脑就停止运作,就不会好好学习听课了。这时首先要满足的是孩子们情感上的需求。
母亲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她的爱是孩子们安全感的来源。而母亲除了爱孩子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把孩子领到父亲那里,允许并鼓励孩子去爱他的父亲。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她为孩子做了一切的事情,她也是不合格的妈妈,滥用了女人作为母亲的权力,剥夺了孩子的力量。特别是养育男孩的母亲们,男人和女人有着天生的不同,女人们很难理解男人的想法和行为,凭一己之力也很难把儿子培育成真正的男人。在现场,只要老师听到当事人说“我的孩子”时,她一定会纠正:“你的孩子并不只是你的孩子,你应该说‘我们的孩子’。孩子们总是既有妈妈也有爸爸,不要把孩子据为自有。”>>>>>>(阅读全文)
最新课程:
|